中国的篮球比赛遵循国际篮球联合会(FIBA)的规则,这些规则适用于所有级别的比赛,包括职业联赛、业余比赛和学校赛事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篮球规则及其解释,包括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帮助理解。
1. 比赛时间
- 标准比赛:分为四节,每节10分钟。半场休息时间为15分钟,其他节间休息为1分钟。
- 加时赛:如果比赛结束时双方平分,则进行5分钟的加时赛,直至决出胜负。
2. 球员人数
- 每队上场球员为5人,替补球员可以随时替换,但每次替换都需要向裁判示意并得到允许。
- 替换次数没有限制,但每次替换都会暂停比赛。
3. 得分
- 投篮得分:
- 在三分线内投篮得2分。
- 在三分线外投篮得3分。
- 罚球得1分。
- 案例:在2019年CBA总决赛中,广东宏远队的易建联在关键时刻命中一记三分球,帮助球队锁定胜局。
4. 违例
- 走步:持球球员在行进中必须在两步内传球或投篮,否则视为走步违例。
- 两次运球:球员在一次运球结束后再次运球,视为两次运球违例。
- 带球撞人:持球球员在防守球员已经站稳位置的情况下强行突破,视为带球撞人违例。
- 案例:在2020年CBA常规赛中,某球员在突破时被裁判判罚带球撞人,导致进攻无效。
5. 犯规
- 个人犯规:包括打手、推人、拉人等,累计5次个人犯规将被罚下场。
- 技术犯规:包括对裁判不敬、故意拖延比赛等,每次技术犯规对方获得1次罚球机会。
- 团队犯规:每节比赛中,每队累计4次犯规后,对方将获得罚球机会。
- 案例:在2018年CBA季后赛中,某球员因对裁判出言不逊被吹技术犯规,对方因此获得1次罚球机会。
6. 界外球
- 当球出界时,由对方球队在最近的边线处发界外球。
- 发界外球的球员必须在5秒内将球发出,否则视为违例。
- 案例:在2017年CBA总决赛中,某球队在最后时刻通过精准的界外球配合,成功完成绝杀。
7. 暂停
- 每队在每半场有2次长暂停(1分钟)和1次短暂停(20秒)。
- 加时赛中每队有1次长暂停。
- 案例:在2019年CBA总决赛中,某球队在第四节落后时请求了一次长暂停,调整战术后成功反超比分。
8. 裁判员
- 每场比赛由3名裁判员共同执法,包括主裁判和两名副裁判。
- 裁判员负责判罚犯规、违例,并确保比赛公平进行。
- 案例:在2021年CBA常规赛中,某场比赛中裁判员对一次争议判罚进行了视频回放,最终确认了正确的判罚结果。
9. 其他规则
- 24秒进攻时限:每次进攻必须在24秒内完成投篮,否则视为24秒违例。
- 8秒过半场:从后场拿到球后,必须在8秒内将球推进到前场,否则视为8秒违例。
- 3秒区:防守球员在无球状态下不能在对方禁区内连续停留超过3秒,否则视为3秒违例。
- 案例:在2022年CBA季后赛中,某球队在一次进攻中未能在24秒内完成投篮,被判24秒违例,球权转换。
以上是中国篮球比赛的主要规则及其解释,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篮球比赛。如果你有任何具体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,请随时告诉我!